翁旭东:龙游“最潮”的渔民
分享到:

记者 梁艺璇 李梦如

4月9日,在浙江龙游溪鱼繁养共富创业基地,25个圆形养殖池依次排开,池水清澈见底,成群结队的石斑鱼在嬉戏觅食。负责人翁旭东和工人们正在25号池边忙碌着,随着一张巨大的拖网在养殖池中合拢收口,无数石斑鱼也被“收入囊中”。

最近,基地里首批放苗的石斑鱼上市了,收到消息的水产批发商纷纷上门采购。捞上来的这一批石斑鱼足有100公斤,是翁旭东特意为在金华做水产批发的老友颜富顺准备的。当日11时,送完货的颜富顺匆匆赶来,看着桶里身型匀称、肥瘦相宜的石斑鱼,他乐开了花,“这鱼看着品质好,应该会受欢迎的。”

事实上,溪鱼繁养共富创业基地的新设备、新技术早已名声在外。这里每天除了买鱼的,还有许多慕名前来学习、借鉴新技术的个体户和团队。因此,翁旭东除了每天穿梭在300余亩的基地里放粮、测水质外,还要负责传授经验和教授新技术。忙得不可开交,他也乐在其中。

“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太阳晒不到,雨淋不着的,许多设施都自动化了。”翁旭东从业20余年,回想起以前的“野养”经历十分感叹。有一年遭遇台风,眼睁睁看着上万公斤鱼全因缺氧而死,却没一点办法。那时,下水捕捞的防护措施也不到位,养殖户们都是喝了老酒后才敢下水,但辛辣的烈酒带来的温暖只能维持几分钟。捕捞时牙齿因寒冷而打颤发出的“咯咯”声响、脚下的冰碴因铲动发出刺耳的碎裂声,至今还记忆犹新。

2016年,一直采用传统人工养殖的翁旭东决心改变现状,他联系了浙江海洋大学,进行溪鱼类营养学方面的合作研究。三年后,翁旭东开始与浙江师范大学、省农科院、省淡水所合作研究溪鱼病害防治、保种和抗病。2022年初,凭借着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多年的学习研究,他与浙大达成合作,共同进行工厂化养殖车间的装备研究。

如今,基地里装配的大部分新型设备,都是翁旭东积极参与研发的。养殖池、净水器、投喂机,就算是不起眼的大棚也很有名堂。

与普通鱼塘养殖不同的是,基地中的圆形缸体是智能化的水产养殖容器,每个缸体直径6米,养殖容积有40立方米的水体,根据不同品种鱼类的需求,保证恒温、供氧;大屏连接手机,养殖户可随时在手机上完成智能化检测;每个养殖池单独配置一个投喂机,在做了数字编程后,能根据鱼类需求自动喂食;养殖池内还设置生化舱水处理设备,负责杀菌和消毒,循环利用水资源;大棚也可根据温度湿度自动开合,温度降低后开启保温棉……这种水产养殖方式有效节约了土地、水源和成本,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抗风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鱼类成活率在95%至99%之间,产业效益十分明显。

前段时间,龙游溪鱼繁养共富创业基地项目入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介发布共富十大模式之一,该项目自落地以来已带动14个村集体共富、提供创业岗位50余个,不少村民参与到养殖、生产、销售溪鱼的“大军”,“穿着皮鞋就能参与养殖”的生产模式还吸引了不少高校研究生前来培训学习。正如翁旭东说的,靠天吃饭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该溪流性鱼繁养基地总投入1.8亿元,建设周期2年。其中一期于2023年12月投产启用,养殖了马口鱼、石斑鱼、金沙鲈鱼、桂鱼等7个品种,是目前浙江省内单体最大的循环水养殖溪鱼基地。今年预计投入5000万元,完成一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教学实践中心、生态水渠等基本建设。


龙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