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美了河岸 兴了产业龙游“幸福水岸”成为乡村新名片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 章卫平 通讯员 张霞 祝烈) “溪岸越修越好,村民傍晚最喜欢在这一带散步。堰坝的设计很有意思,把我们村的蜜橘形状都放进去了。”面对“幸福水岸”建设给村里带来的“福利”,龙游县湖镇镇希塘村一晏姓村民开心地说。

  秋高气爽,正是水利修复、绿化好时机。11月2日,记者来到龙游“幸福水岸”龙南片区一期工程项目部,建设单位龙游县双江水利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郭孟仲相告,作为钱塘江源头重点流域水生态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1.4亿元,涉及社阳溪和乌轮溪,治理河道总长19公里,建设堤防护岸18.4公里,管理道路7公里,改造堰坝14座,滩地保护修复150亩。工程以“原生态保护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为原则,探索近自然型河流建设,完善流域防洪体系,优化流域生态环境,提升河流文化品位,拓展河流自然生态空间、水岸绿色发展空间,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助力。工程于去年8月动工,目前已完成进度80%,将在明年2月全面竣工。

  “原来水岸两侧许多地段杂草丛生,道路不通,护岸也被冲刷严重,年久失修,一片脏乱差现象。”郭孟仲领着我们看新修建成的水岸堤防,边走边感慨道。社阳溪段44米长的橘香堰让人眼睛一亮,堰顶一排条石汀步错落有致,堰前是橘形的洗衣平台,堰面制作成橘子形状,水流其间,翻涌起美丽的波浪。施工单位浙江通衢水电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季正茂说,堰坝加固改造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既要满足灌溉供水、水生动物洄游需求,同时也体现与当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理念,达到实用、美观、协调效果。希塘村是著名的“蜜橘之乡”,家家户户都种植橘子,从去年开始举办希唐蜜橘采摘节、希唐音乐节,“‘幸福水岸’提升改造后,这里成了新景点,游客不仅可亲水休闲,也可赏岸边红橘。”

  在溪底杜堰上游段,通过前期中小河流治理及溪底杜村水上娱乐产业的开发,该段已被打造成具有水上娱乐特色的生态绿廊。郭孟仲相告,溪底杜村因地制宜,借水生“金”,已运行水上游乐、斗牛场等多个项目,明年水岸堤顶路段全部“白改黑”,滩地经过整治后,又可开辟成滩地露营,将有力推动乡村滨水产业快速发展。“整体项目治理融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以315省道、陆杜线、社阳滨水线纵贯湖镇镇7个村,串联起多个乡村产业,达到乡村美产业兴。”



龙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