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龙游丨余绍宋沐尘抗战诗词欣赏
分享到:

图片



余绍宋,我邑杰出乡贤,字越园,号寒柯,光绪九年癸未十月初六出生于县城的一个书香人家。光绪三十一年赴日本进入东京政法大学就读。宣统二年秋,绍宋学成归国,授职外务部主事,先后在京师为官十六截,职守由佥事、参事直至二度出任国民政府司法部次长。1928年7月28日,结束宦游,南归杭州。抗战爆发,日寇大举入侵。余绍宋携家人撤离杭州,回到老家龙游。在沐尘期间,先生写下许多诗词,记录其时其事,其情其感。拜读这些诗作,既可观士人在国难时之气节,又可一睹诗人文采。传世价值不可小噓也。









其一


抗战时期,余绍宋避居龙游。1942年美军飞机自衢州机场起程,轰炸日本本土,以迫使日军投降。由此,日军出动精锐师团发动了大规模的浙西战役,企图打通浙赣铁路,摧毁衢州机场。5月,日军由兰溪、金华出发,大举进犯,衢州、龙游等城相继沦陷。

图片

沐尘村口

龙游县政府被迫迁撤至梧村。12月17日,绍宋举家迁往龙游之溪口镇沐尘乡暂避。沐尘乡距县城40里,山环水绕,处于崇山峻岭之中,民风淳厚,故敌寇难于轻易深入。

绍宋初到沐尘,闻村名“沐尘”,觉得名称甚古。由此,他特地查考了旧志,找不到出处。有人主张将村名改成“木城”。绍宋听了,不意为然。村子东山麓有一注清泉,清莹甘冽。绍宋每日必到泉边汲饮,他想,先人将此村取名“沐尘”,或许,就是因为此地山泉甘爽,可沐尘心之意,于是作诗《沐尘泉》,纪之,曰:“昔闻杜陵言,神物有显晦;久晦亦何伤,神物自珍秘。

斯泉出斯山,清绝世莫经;
石罅迸甘乳,岩窦滋寒濑。
泫然渟一泓,澄澈实称最;
长松杂修竹,嘉荫涵澹树。
汲饮沁肝脾,信可沐尘埃;
颇疑此村名,取义本斯在。
后人竟蒙昧,臆造良可慨;
遂使失真源,岁久沦荒秽。
内美有谁知,发潜须吾辈;
穷居思洁身,韬隐谐幽契。
誓将复其初,勒石期弗替;
岂希成佳话,自谓得真谛。
亦使泉与村,相依不偏废
烟尘况迷漫,何处堪涤溉?
赖此洁心源,莫漫讥好事;
兹山本清峻,沆瀣原一气。
我为表其微,或触山灵忌;
宁知蕴奇珍,本为斯民利。
出处亦犹人,遇合良不易;
晦若前定,此理难思议。
非敢诩知音,聊寄千秋意。






其二

图片

1940年中秋。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余绍宋索居山乡,皓月当空,抚今追昔,别有一番滋味,有感而发,作《中秋沐尘赏月》:

“清光已满天,明月在何许?
却恨东山高,累我久延伫。
延伫亦何妨,但恐浮云聚;
云移气始清,幽绝光初吐。
一吐万象辉,今宵劳作主;
潋滟漾澄波,琼琚散林坞。
清露已暗滋,凉风亦潜煦;
久坐不胜寒,历历星可数。
寒生境愈幽,那忍归寝处;
西山嗟更高,转瞬已无睹。
人生俯仰间,佳景同逆旅。”






其三


余绍宋虽远离都市,避居穷乡僻壤,日寇仍不肯放过他,派人入山搜寻。幸好沐尘只是个外人鲜至的小村落,乡民发现有行迹可疑之人,即通报绍宋。

紧急之时,幸得县府派出十余名士兵护送绍宋撤离沐尘至石练、住溪暂避。他在《自沐尘避难至遂昌石练记事》中写道:

“我生何不幸,垂老罹艰屯;
烽烟突然起,吾邑忽沉沦。
退兵一何速,军机毋难神;
吾侪岂知岑,含痛离沐尘。
夙闻同坑山,深密可避秦;
巫子盛风义,相引从问津。
焉知席未暖,又觉烟尘昏;
乱世失遵晦,象齿徒自焚。
亦恐累亲友,播越到梧村;
梧村有政枢,疑可庇吾身。
不图纽已解,失望真酸辛;
酸辛不敢怨,但怨生不辰。
死亦奚足惧?所忧被挟持;
自省亦常人,虚声偏四驰。
尤有惊心事,老母已误迟;
愚孝不欲尽,随佳殊非宜。”






其四


绍宋在住溪居留三个月之久,与当地老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日军退走后,决定返回沐尘。临行时,住溪乡亲,扶老携幼,前来送行。绍宋感动之余,作《别住溪》诗:

“鹃声一何急,怅焉别住溪;
此乡风物美,卜居诚相宜。
我来才九旬,意惬同故栖;
乡人多相得,张氏尤依依。
初闻我将行,壶榼各有携;
殷勤劝重来,真挚信所希。
临歧不忍别,隐隐挥涕洟;
避乱欣得地,患难见交期。
我岂不感念,故乡难久离;
省亲不容缓,史事犹见羁。
况当残破后,亦欲抚疮痍;
决然舍之去,此心终不移。
溪山忽黯澹,云树尤凄迷;
似欲阻我行,重雾沾依稀。
强邻尚逼处,卷土未可知;
回头语山灵,驻马会有时。
后作者自注,驻马住溪主山,余所改名。






其五

由住溪回沐尘的途中,再次跋山涉水。敌寇过后,昔日喧哗热闹的城镇,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石桥多被敌寇炸毁,惨不忍睹。绍宋百感交集,作《归途二首》:

山川故依然,美恶随休戚;
怀抱缘境变,景物因心易。
昔当奔窜时,满目皆荆棘;
湍急疑鼓鼙,鸟飞骇鸣镝。
峰峦迎面生,幽暇观景色;
今日趋归途,入眼感奇特。
万籁真笙竽,千山悉华饰;
山深秋气先,霜叶尤烜赫。
好风因时来,披襟畅行屐;
住溪石练间,胜处多于鲫。
昔行多忽略,今至殷勤觅;
一一纵揽观,处处咸有获。
归心翻缓弛,幽赏嫌瞬息;
所感乃尔殊,往事怯回忆。
遂北曾沦夷,迂道往凭吊;
沿途好山色,心急失登眺。
一入遂昌城,惨况眼前到;
弥望皆瓦砾,伤心鸟雀噪。
劫余纵依然,无复市井闹;
所过十余村,泰半经扬燎。
想见寇深时,鲜不遭残暴;
比至故乡境,诸村亦如扫。
故老偶相逢,含悲作苦笑;
为言本僻壤,猝至畴能料?
以是不及防,所失难计较;
语罢辄滋零,此痛将谁告?
尤嗟毁路令,难收阻敌效;
徒以苦行人,登涉增回绕(1);
我行亦遂迟,时恐陷泥淖;
归心纵皇皇,趣行难僬僬。
容易见雷峰,暮霭笼残照(2)。

绍宋自题(1)沿途浅水石桥多被炸毁,所破道路不下百余处,皆浅凿不足以阻敌骑,而行旅却大感痛苦矣。(2)雷峰为沐尘村上游山。







其六
到了沐尘后,又写了《归沐尘》,以抒怀自己的心怀:
“衡门初望见,百感来无端;
今日竟得归,还作梦中看。
溪山似含笑,颇讶我生还;
草堂幸无恙,花木幸未删。
器物虽失尽,图籍犹差完;
居停见我归,忻然具盘餐。
故友见我归,执手慰艰难;
邻里见我归,相告表欣欢。
儿童见我归,狂呼肆娇顽;
我姑慰众怀,强欢感相关。
岂为久归计,暂得聊苟安;
此意谁复识,念之徒辛酸。
乡里既残破,民力亦已殚;
大敌尚当前,重来尤足患。
追念出走时,惊梦犹未阑;
沉痛胜羌村,嗒焉摧人肝。”






其七

1945年8月15日夜半,余绍宋刚睡下,就被一阵鞭炮声惊醒。只听见有路人大声喊叫:“日本人投降了!”

余老闻讯,兴奋异常,百感交集,欣喜之余,写成:

“夜半俄闻敌已降,起来颠倒着衣裳;

惊疑醒作还家梦,失措欢如中疾狂。

何意忽能逢此日,从兹不必滞他乡;

八年锋镝余生在,莫向崦嵫叹夕阳。”


/余怀根

一审/吴诗昱

二审/邵美霞

三审/陈   敏



龙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