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缓缓行
闲听蝉鸣
一入莲湖满眼景
节气已过小暑,气温攀升,暑热难耐,伴随气温攀升的是那愈唱愈欢的蝉鸣。不经意间,鸣蝉不知何时已归。从某一棵树上传出第一声的蝉鸣,如开场鼓点,之后,一而二、二而三……直至时下的蝉鸣一片。

暑假、天热、人闲,不想远游,无他处可去,便时不时地迎凉风、听鸣蝉,从莲湖溪到莲湖公园,一路行去,处处皆可赏,步步皆惊呼。
出新湖风景西南门,沿竹海路北行约百米,折向东,进入太平西路,东行约百米,便至因溪而得名的莲湖桥。莲湖桥,横跨东西,静卧莲湖溪碧水之上。
莲湖溪,名为溪,实为渠,是灵山江的分流。南起灵山江姜席堰,北入衢江。莲湖溪县城段,自南向北穿龙游城西柳村、方门街而过。此段溪流,从进城到出城仅短短两公里。可是,就这短短的两公里,别有洞天,给你不一样的江南流水。信步溪畔,观绿柳扶风、赏花开四季、听清溪潺潺,赏心悦目。
一桥跨东西,一桥分南北。莲湖桥将县城段莲湖溪,分为南北两段。南段溪面、近桥处有一泥沙堆积而成的小岛,不与两岸相连。岛虽小,草木颇杂,樟树、桑树、芦苇、迎春花等。晨昏,立于桥上,望一望这小岛,凉风迎面,心中会有架个扶梯登上去的冲动。晨,蓝天白云倒映湖面;昏,火烧云将溪水印的通红。偶有垂钓者,面对此,有没有鱼上钩不重要。因为哪有心情去看浮漂,心思都在这美景上。
桥北段的莲湖溪,自桥始步至观澜壹号而返回桥上,不到两公里。两岸遍植柳树、李子树、桃树、含笑等,大多枝繁叶茂、浓荫蔽天,故这一段名为“莲湖溪绿地”。盛夏时节,信步莲湖溪绿地,满目绿,滚滚来。
信步溪畔,绿柳成行。顺着溪畔慢慢走去,柳枝低垂,风来,凉意满满,蝉鸣伴你一路。抬头望向高处的柳枝,不需要细寻,众多知了“高居悲鸣饮露”。
莲湖溪,令人遗憾的是溪中无莲,虽有莲花景墙。心带遗憾,读罢“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已到龙翔路,西行约一千米南转,进莲湖路,莲湖公园到了。当然也可从莲湖桥始,顺太平西路西行,过百竹街,到莲湖公园。
一径浓荫地,处处皆凉意。莲湖公园,杂树遍植,皆树高、枝繁、叶茂,将步行小径遮的浓荫处处。一踏上莲湖公园的小径,绿荫一路,惊呼一路,蝉鸣亦是一路。风来,凉意起,内心畅,放空一切、抛开烦恼。抑或,和着蝉鸣,轻吹口哨。倘若四下无人,长啸几声也无妨。蝉鸣绝对是盖过鸟鸣的,在一片蝉鸣中,身临其境地品读“蝉噪林逾静”的意境。间或,一两只飞鸟,从这边树枝,钻入那边密密的叶子里,无声无息,叫也不叫一下,飞鸟此时觉得和鸣蝉相比,势单力薄了。脚步再慢些、再轻些,不要惊动从树上、下到地面的小可爱小精灵。行于浓荫下的小径,可爱的小松鼠,时常跳入眼中,有时就蹲坐在树下,离它远时,它看你、你看它,相视而无事。走得近了,它们会迅捷地顺着树干而上,任由你看着它们从这棵树轻盈地跳向那棵树。
缕缕夏风摇小荷,数只蜻蜓对绿波。莲湖溪,缺少莲的遗憾,终于在莲湖公园得到了弥补。公园管理人员临湖东岸一带放置大水缸,缸内种莲。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但也别具一格,不多且小的荷叶依偎着莲湖东岸。长在水浅处的荷叶,高出水面;水深处的,浮在水面上。无风时,就那么静静地立着、浮着;风来,荷叶轻摆,如美人迎风翩翩起舞。
荷叶少,初夏开的荷花早已落去,为数不多的小莲蓬,立于绿水中,与荷叶同舞。一大一小两个未开的花骨朵,在稀稀落落的荷叶中,“绝世而独立”。小莲蓬落去、荷叶脱落只剩光杆的莲梗、荷梗之间,蜻蜓低飞穿梭,现在没有“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供它们停歇,这秃秃直立水中的莲梗、荷梗便是它们停立之处。
行过小桥西,静享一竹风。湖西北角有一小岛,过九曲小桥便到岛上,此九曲小桥将莲湖一分为二。岛内建有供行人小坐之凉亭,凉亭四周翠竹环绕。或坐或立于凉亭中,举目望去,莲湖尽收眼底。莲湖东西两岸,大致呈不规则的“S”形,仔细寻看,又有许多规则、不规则的小“S”形湖岸组成整个莲湖的大“S”形。风过竹林,送来盛夏的清凉,蝉鸣依旧。高大的垂柳,柳枝随风。也有柳枝垂入水中,不钓鱼不钓虾,钓那一湖清凉、满园竹风。
春有百花,夏有凉风。早已过了百花争艳,时下的莲湖公园花开颇少,唯有湖西南角、西北角的美人蕉,大朵大朵、竞相盛开在烈日下。边上翠绿的芦苇,映衬着美人蕉令人惊艳的花开火红。这边,火红的花朵、翠绿的芦苇共蓝天白云,映入清粼粼的湖水中;那头,绿柳邀翠竹,共赏一湖清水;东岸,凉风邀小荷共小莲蓬,呼蜻蜓来立;树上,鸣蝉约飞鸟共松鼠,共享一片天。
迎风听蝉,从莲湖溪到莲湖公园;听蝉迎风,从莲湖公园到莲湖溪。不过千万要记住,中间还有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百竹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