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外出不便,一天里的大部分时间躲在家中消夏。唯有早晚,气温稍微低点,外出散步、骑行。
散步,行程至多不会超过5公里。或独自一人,从莲湖溪到莲湖公园;抑或,邀朋唤友,享一江凉风,慢行于江滨公园后厅至翠光阁段。倘若心情好些、兴致再高些,可再向前行,去看看虎头山大桥重建工程工期进展如何。
骑行,行程可要长的多。可以不论目的地、不论路线,完全由着自己心情,任由车轮向前,反正肯定是从家里出发、最后回到家里。晚饭罢,微风袭来,气温体感尚可,便未散步,选择骑行。备好强光手电、水等,出发。

双脚轻轻蹬,车轮乐悠悠。自行车出新湖风景西南门,沿竹海路,南行。也没有计划,就那么慢悠悠地蹬着。路上车水马龙,洒水车独有的音乐,时不时地由远而进、又由近而远。骑着骑着,已出县城,自行车行进在方渡线(713县道)上,还是平时上下班的路线最抚人心。
江风习习,目光不移。傍晚6点左右,尽是归家人,方渡线上车来车往,安全起见,自行车拐进灵山江寺后段西岸的江边步行道。时下,气温高而降水少。举目灵山江,已不复春末夏初时的江水潺潺,先入眼的是那些水落而出的大小石头。江中地势低处,便形成一个个大一不一的水洼。许多因泥沙堆积而成的小洲,有大有小,犹如一个个小岛,镶嵌在水落的江上。
有的长满翠绿的芦苇,有的长满绿草,有的草木相间。长满绿草的小岛上,几头水牛,或站或卧。站着的,有恬静地吃着鲜草,有悠闲地摇着尾巴。卧着的,有一动不动,沉醉于这绿草之中、蓝天之下,也有竖着牛头,定睛望着远山。众多白鹭嬉戏觅食,横飞于江面之上、水牛之间,更有立于牛背之上。江石围小洲、白鹭飞江上,夕阳无限、韵染远山,这一切,装点盛夏灵山江的另一种美。骑行于此,伴着蝉鸣,令人情不自禁地哼起知名抑或不知名的小曲,整个人也自然而然地欢快起来!
一曲未哼完,已到学校门。骑到学校门口,就知道已经5公里了。意犹未尽,顺着方渡线继续往龙山方向骑去。路两边水杉挺立,枝繁叶密。水杉之外,开阔的寺后畈,虽已近7点,但收割机依然来回忙碌。凉风起,将畈中稻草的清香轻送。难受的是,小虫乱入,朝着嘴鼻眼乱撞,一不小心,进入嘴里、眼中。待到半爿月村文化广场,无心向前、便往回骑,折向北,一公里左右到95联盟大道。此时,天色已黑。本想返程归家,忽想起好友红雨的粮食仓库在半爿月,既然到此,索性来个夜访粮仓。遂电话联系,庆幸红雨在粮仓。
顺着95联盟大道至花海方向,上一个长且缓的坡,便见站在路口等待的红雨。推着自行车,与他步行,无路灯,借着强光手电,照见一幢房子的门牌——半爿月下垄,心想:半爿月村,东西距离好长,再往前没多少路就到花海了。红雨夏忙一个多月了,一千多亩早稻还有三四百亩未收割。步入高大宽阔的粮仓,已烘干的早稻堆积如山。运作中的烘干机声音颇响,不提高嗓门,都听不见对方话音。小坐一会儿,闲聊一会,聊收成、聊粮价。
一条无名路,双脚疯狂蹬。坐聊半小时左右,便告辞归家。红雨告诉我,顺着他粮仓门口的水泥路往北,可到山底村,很近但无路灯。再三确认后,选择了这条他口中很近的陌生之路。如他所言确实没有路灯,两边黑魆魆的,借着强光手电,倒也不怕。路两边,养猪场、粮食仓库零星散卧。手电的光束,照亮我前行。水泥路不宽,此时早已没有欣赏夜景的心情,不敢往两边多看,小曲也不敢哼了,只想着快点到山底村。三五分钟后,高照的路灯、灯光亮前方,心里嘀咕:“山底村应该到了。”边嘀咕边紧蹬几脚,当抬头看到红红的“山底村党群服务中心”几个大字高挂,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过山底村,到柳村,至巨龙路,入竹海路,到家。一路,虽凉风习习,也汗流不止;虽蝉鸣一片,奈小虫乱入。细想来,骑在那条无路灯且不知名的水泥路上时,心里还真是有点怕的。夜半若有梦,此路肯定入梦来!